应对股市风险 采取套利方式进行投资

2015-01-20    作者:    来源:网络转载

  炒股虽然是生财的重要途径之一,但必须面对市场的剧烈波动,碰到市场不好的年份,不仅赚不到钱,还要陷入亏损之中。

  为了应对股市的风险,我们可以采取套利的方式进行投资,利用金融产品的“盲点”赚取“价格差”。

  逐利风险较低

  从证券市场赚钱的方法很多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买股票

  当然,如果你是个中高手,判断准确,自然能够获利不菲,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这种方法本身的风险也比较大。

  以上证指数为例,从1990年开市至今,年化收益率在19%左右,其中有些年份指数当年实现了翻番,但也有不少年头,指数出现了较大的跌幅,如2008年,全年的跌幅达到了65%.

  于是有些厌恶风险的资金开始寻找新出路,其中有一种方法叫作“套利”,简单地说就是利用“价格差”来获利。

  很多金融产品都有所谓的“盲点”,在某些交易规则和制度下,这些盲点提供了潜在获利的机会,投资者可以借助这些机会,获取低风险收益。

  以市场上最常用的ETF基金套利为例:

  一个套利过程大概只能获得0.1%的收益,但时间也只需要十几秒。如果每个交易日套利一次,一年240个交易日,可以获得24%左右的年收益率,这一收益率已大大超过了上证指数的年化收益率。

  要知道,绝大多数人和机构都是无法跑赢指数的,即使能跑赢,所承担的风险也无比巨大。而套利交易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,很多情况下套利可以做到接近零风险。

  再如封闭式基金,很多还有4年左右到期,其交易价格只有净值的8折左右,如果持有到期,等待封转开后按净值赎回,收益也相当不错。

  就算未来4年股市没有大行情,到期时的净值与现在相同,投资者只赚取折价交易的差价,折算成年化收益率也要达到5%-6%,远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,也是抵御通胀的好方法。

  在2006-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中,一些封闭式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500%,成为了低风险高收益的典型代表。

  并非机构专利

  大多数人认为套利是机构大资金的专利,但事实上,镉诟鋈送蹲收叨言,套利并非遥不可及。

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以杨百万为代表的一批草根投资者,就发现了国库券的套利机会,他们从江苏、安徽等地低价买入国库券,到上海再高价卖出,在短时间内收回资金。

  经过不断重复这样的套利交易,他们获锪司薮蟪晒Γ成为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。

  当然,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,早期的异地交易国库券的套利模式已不复存在,但新的套利交易模式不断产生,比如封闭式基金、ETF基金、杠杆基金、权证、股指期货等。

  每一种套利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,封闭式基金相对来说是最大众化的

  人人可参与。权证由于价格低,又是“T+0”操作,所以吸引了一批喜欢投机的人参与,但真正懂得权证套利的人并不多。

  只要掌握了权证的相关知识,还是值得参与的。

  相对来说,ETF套利和期现套利的难度比较高。

  首先是资金门槛问题,股指期货套利至少要有50万元的保证金和不少于100万元的金融资产,ETF套利由于涉及一级市场的申购和赎回,通常门槛在50万至100万基金份额,意味着资金量通常要达到100万元至200万元才能参与。

  而且这类套利通常还需要运用相关软件,需要一定的交易手续费。

  其次,ETF和股指期货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。正是由于门槛较高,参与套利的人相对较少,套利的机会也会多一些。

  寻找市场“盲点”

  套利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寻找市场“盲点”。

  比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,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一度比较低,基本上没有多少套利空间。

  随着成交量的萎缩,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逐步提高,前一段时间普遍回升到20%左右,又有了较高的套利空间。在“盲点”出现后介入,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收益。

  p比如ETF基金,也是非常热门的套利工具。

  从机制上来看,ETF基金的市场价格和参考净值之间常常会出现价差,这个价差就是一种套利的机会。投资者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入ETF基金,然后从一级市场赎回,或者从一级市场申购,再从二级市场卖出,从中套利。

  这种获利方法是“积少成多”。

 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杠杆基金。一部分杠杆基金开通了“配对转换”功能,基金本身净值和市场交易价格之间的差距足够大的时候,也会带来套利机会。

  除了基金以外,可转债也是值得关注的产品。

  可转债是一种姿态万千的产品,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把它看作一种债券,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把它看作是一种股票期权。除了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简单获利方式外,可转债还可以通过债转股这种特殊的方式套利。

  值得一提的还有衍生品套利,比如股指期货推出后,期现套利成为非常“切”的套利模式。

  还有一度人气很高的权证,也具有很高的套利价值。当然,衍生品套利的难度也比较高,适合那些较有交易经验的投资者。

阅读:76    评论:0

联系我们 - 关于我们 - 网站地图

声明:站内所有文章、公式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分享提供,如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! 


【电脑版】  【回到顶部】